正確的種植培養白蠟苗木有利于它更好的成長。華夏園林山東白蠟苗木基地總結出一下如何正確種植白蠟苗步驟:
改善白蠟苗木生長營養條件
移栽能夠擴大白蠟苗木生長的營養空間,改善光照和通風條件,減少病蟲害的滋生,使白蠟苗木根系生長和地上部分生長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,為培育大規格的優質白蠟苗木創造了條件。
便于培育出根系發達的優質白蠟苗木
對根系的修剪,能刺激白蠟苗木根系發育,多生須根,提高綠化成活率。移栽時切斷了主根和部分側根,控制了主根的頂端優勢,也能刺激白蠟苗木根系發育,多生大量的側根和須根,形成完整發達的根系,既便于起苗,又有利于白蠟苗木生長,可提前達到白蠟苗木出圃規格,特別是有利于提高出圃白蠟苗木定植的成活率。
利于培育出規格整齊、冠形優美的白蠟苗木在移植過程中,要對根系和樹冠進行必要的合理修剪,人為調節地上與地下生長平衡。
白蠟苗木分級移植,使培育的白蠟苗木規格整齊,枝葉繁茂,樹姿優美。另外,有的樹種經過嫁接可培育出特殊的冠形。
合理用地,便于管理
園林綠化用大苗,在各個齡期,根據苗體大小、樹種生長特點及群體特點合理安排密度,這樣才能大限度地利用土地,分類培養和淘汰沒有培養前途的大苗,這樣也更便于管理。
影響移植苗成活的因素及改善措施
影響因素
一方面是有些白蠟苗木本身側根和須根很少,影響移植的成活;另一方面移植時白蠟苗木根系受損嚴重,起苗后放置時間過長、太陽暴曬、移栽后土壤干燥等,都容易使白蠟苗木失水,而影響白蠟苗木移栽成活。
改善措施
要求起苗時盡可能減少白蠟苗木根系損傷,盡量縮短從起苗到栽植的時間,減少失水,做到隨起苗、隨分級、隨運輸、隨栽植;其次掌握好移植時間。
一般闊葉樹移植時對地上部分的枝葉進行適度的修剪,減少部分枝葉量,使白蠟苗木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物質供給與消耗平衡,保證白蠟苗木移植成活。秋季落葉后至春季發芽前移植好,特別是春季發芽前移植成活率高。落葉樹種若在生長期移植要對地上部分實行強修剪,少留枝葉,爭取帶大土球移植,或多帶根系少帶土(掘苗根系直徑為其地徑的10~12倍),移植后給地上部枝葉經常噴霧,則生長期也能移植成活。
常綠樹種移植時,為了保持其冠形,一般地上部分較少修剪,盡可能多帶和保留原有根系,起苗時的土球盡可能大些(土球直徑為地徑的10~12倍),為保證水分的需求,要經常往樹冠上噴水,維持一段時間后,地上與地下部都逐漸恢復生長,常綠樹種就能移植成活。常綠樹種移植的季節以休眠期為佳。常綠樹種如果在生長季節移植后,采用搭遮陽網的方法來減少陽光照射,在樹冠四周安裝移動噴頭噴水,待恢復到正常生長(約1個月),逐漸去掉遮陽網,減少噴水次數,使移植成功。中、小常綠苗成片移植可全部搭上遮陽網,澆足水,過一段時間后逐漸去掉,也可在陽光強的中午蓋上,早晚撤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