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1日,夏至。夏至這天白晝最長,陰氣生而陽氣始衰,民間有“吃過夏至面,一日短一線”的說法。對于苗木人而言,苗木80%的生長量都在炎熱的夏季,苗木養護一點也放松不得。
1、灌溉與排水:
灌溉 :夏季氣溫高,水分蒸發快,土壤易缺水,苗木在這個時候最為容易受旱。大部份苗木在夏季少雨干旱時應該10天灌水1次,時間在早晚進行。
澆水時,不但要澆透土壤,而且樹體及其包裹物(如包扎樹干的草繩等)都要澆濕。對于銀杏、松類等抗旱性強的苗木,一般不用灌水,而對于楊樹、垂柳、水杉等苗木灌水次數可適當增加。
排水 :這個季節臺風等自然災害較多,圃地積水時要及時排水,須做到雨后苗地無積水。如果排水不良的土壤要注意控制澆水次數,以免爛根。一般苗床溝深一般在25厘米以上。
2、打支撐,穩固樹勢
夏季常發生多雨、多風天氣,新移栽的苗木現階段根系不發達,樹基不穩定,容易發生倒伏,影響生根、生長;所以建議一定要檢查已有的支柱、對未打支柱的重新打支撐,做好防風處理。
3、修剪
夏季是植物生長旺季,枝葉繁茂,應適時疏剪,促進通風透光。如果修剪過早,枝葉內生長素量少,影響枝葉后期生長;過遲,易消耗養分且不利于當年新稍的充分成熟。
對主干圓頭形榆葉梅、自然叢式金鐘花等春季開花的灌木進行生長期修剪,發枝后合理去除過密枝、細弱枝、夏秋梢、下垂枝等,給予保留枝條足夠的營養空間,有利枝條的健壯生長、花芽分化和物質積累。
球形叢式金鐘花應多保留基生粗枝,使樹冠圓整飽滿,成花量也較大。但主枝數量不宜過多,否則易造成冠內通風透光不良,營養過于分散,主枝生長勢弱的情況。短截后的枝條剪口處易簇生更多花芽。
泡桐叢枝停止生長,葉片卷曲干枯,叢枝逐漸枯死,應在4月至5月發病初期提早剪除病枝。
4、病蟲害防治
夏季苗木生長旺盛,加上多變的天氣,極易發生多種病蟲害。立枯病、根腐病、白粉病、葉斑病、食葉、食芽害蟲、地下害蟲、蚧殼蟲、紅蜘蛛、蛀干害蟲、蚜蟲等都會為害苗木。此時應加強調查,做好病蟲害的預測,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。
六月下旬,正值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期和化蛹初期,除了我們常用的藥劑防治方法外,也可嘗試現在越來越流行的生物防治方法:釋放美國白蛾天敵———周氏嚙小蜂,間隔7天-10天,釋放第二次。
注意事項:一是禁止雨天放蜂;二是禁止將繭掛在陽光直射暴曬面;三是禁止將蜂繭直接放于地面,以防蟻類取食;四是剪口朝下,避免雨水進入。
5、遮蔭防日灼
夏季氣溫高,陽光強度大,樹體水分蒸發比較大,對于耐蔭樹種和花卉及播種期過遲的苗木要適當遮陰。
在苗木生長初期要采用降溫措施,減輕高溫熱害的不利影響,如搭蔭棚等,有條件的可采用遮陽網,保護苗木安全過夏,避免日灼危害,以利苗木生長和成活率。
6、適時松土、除草
夏季陽光好,雨水充足,也是田間雜草生長的旺盛期。雜草容易吸收土壤間的養分,影響苗木生長,故每次降雨或灌溉后,要及時中耕松土和除草。撒播苗不便松土,可將苗間雜草拔除,再在床面上撒蓋一層細土,防止露根透風。中耕松土要逐次加深,但不要傷苗和壓苗,松土、除草時切勿碰傷苗木根須。據試驗,晴天中午,松土后的地表溫度比不松土的地表要高8℃左右,因此在高溫、干旱的晴天中午不宜松土、除草,應該選在陰天早、晚或雨后進行。
7、施肥方法要得當
苗木生長需要提供充足的養分,為了滿足苗木旺盛的生長需求,應及時對苗木進行追肥,追肥以速度效率肥為主。盡量采取溝施、穴施的方法,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。
施肥不可濃度過高,一次不可施得過多。要在早、晚澆水或淡施水肥,決不可在苗行間撒施化肥。施水肥可在松土、除草后進行。
一般在苗木生長期留床苗可追肥2-6次,根據苗木特性可施尿素或復合肥10-20公斤/次,而芽苗每隔10天追施一次,用量前期尿素或復合肥5公斤/次左右,后期10-15公斤/次。
8、及時間苗、定苗
間苗應選在雨后或灌溉后進行。對過于密集、生長不良、發育不健全、受傷和有病蟲害的苗木以及影響周圍多數苗木生長的“霸王苗”要及進間除。
對于生長快的闊葉樹可間苗1-2次,對生長緩慢的針葉樹種如柏樹等不宜過早定苗,可在間苗2-3次后再定苗。間苗后用稀糞水澆灌,提高苗木成活率。
總之,夏季苗木養護管理重中之重要,對苗木生長影響極大,若管理養護不當會造成大量的損失,因此希望廣大苗農朋友能夠靈活的運用到種植過程中去,應經常檢查,及時及早防治降低損害。
長垣縣華夏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從事種植綠化苗木二十多年,主要培育多種綠化工程用苗,大量供應:青皮垂柳、黃垂柳、速生柳等各種柳樹3萬余棵;速生楊107當年小苗及4—9公分速生楊7萬棵;法桐5-10公分3000棵;泡桐苗3—5公分3萬棵;速生
國槐小苗5-8公分2000棵;速生白蠟小苗3—7公分3500棵;老白蠟1.5-3公分1.5萬棵;金葉榆、金葉榆球等